2021年03月07日 11时33分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访问量:0
——群防责任到一线。一是实行“六包”责任制,逐级逐层签订到人到户责任和任务承诺书26400份,乡与乡、村与村之间签订联防联动协议320余份,村内户与户之间签订互联互保协议11700余份。二是向全县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出“三强化、八带头”的“两防”倡议书和《致丹巴县农民工朋友的一封信》,倡导党员和普通群众义务防灭火的个人责任。三是组建12个乡镇140支美人谷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和疫情防控义务宣传、清理枯枝杂草等活动。四是落实机关单位森林草原防灭火结对认亲帮扶责任,一对一进行帮扶宣传。
——巡山管护到一线。一是全县966名生态护林护草员、204名林业员及75名国有森林管护人员在林区村寨采用人工巡护+车辆巡护方式全天候开展巡山护林。二是推行护林(草)员APP巡护系统,划定巡护网格486个,制定护林(草)员巡护责任牌,落实护林(草)员管护和村民轮流挂牌值班责任。三是落实护林(草)员抽查机制,随机抽查10%以上护林(草)员在岗情况和APP登录使用情况,并将抽查情况作为护林(草)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隐患排处到一线。一是进一步排查风险隐患282个,已基本完成整改,排查林区重点目标、重要设施24个,完成整改22个,正在整改2个。二是排查线路565.4千米,累计排查点位2980个,发现线路火险故障1117处,必须整改的突出隐患749处已全部完成整改。三是组织群众开展义务投工投劳,巡查高压线路195公里,低压线路336公里,清理树障42000余棵,清理易燃物1400余亩940余吨,四是制定了《丹巴县森林草原计划烧除工作实施方案》,减低可燃物载量超标风险,目前已暂停。
——火源管控到一线。一是全面清理收缴散落野外和煨桑点的打火机3000余个。落实“一户一火”管理制度,实行打火机售卖“二维码”登记。二是全面暂停35座寺庙佛事活动,实行寺庙“双锁制”,停止一切煨桑活动。三是全县12个防火检查卡点全面推行“防火码”准入制,对常住居民严格执行检查登记,清缴一切火源,对外来人员实行劝返机制,坚决封住山、堵住车、管住人、防住火。四是春节期间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实现了烟花爆竹零燃放的目标,倡导文明祭祀,全县19000余座坟地无一焚香烧纸点蜡。
——统筹调度到一线。建立森林草原防灭火“十日调度”机制,由森整领导小组和县森防指共同牵头,从1月起,5号、15号、25号对乡(镇)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进行视频调度,调度会适时开到村及护林(草)员层面,目前已经调度5次。每次调度会都明确一个工作主题,围绕主题听取12个乡镇的工作汇报,相互交流工作经验,相互借鉴务实做法,最终推动工作落实,实现从机关工作向基层工作倾斜,从面上工作向重心工作倾斜,从外业工作向内业工作倾斜。一是紧盯思想宣传抓调度。持续转变群众的思想认识,在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上加力加劲;二是紧盯风险隐患抓调度,把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情况作为调度的规定动作,逢调必汇报;三是紧盯问题整改抓调度,重点调度省、州、县督导检查指出的问题整改情况和工作打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