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丹巴县,寒风仍裹挟着寒意,但城区排水防涝项目建设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2月25日,随着施工机械的轰鸣声,工人师傅们正在精准地铺设新型HDPE双壁波纹管,这条总长14.836公里的管道,将串联起老城区、三岔河、五里牌三个片区的“城市毛细血管”,成为守护万家灯火的隐形盾牌。
丹巴县城区排水防涝建设项目总监谈思源:丹巴防涝排水项目是我县的重大民生工程,整个项目合同工期是12个月,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了三岔河片区以及五里牌片区部分主干的铺设和回填,老城区片区排洪渠的修复以及主干的埋设准备工作也已经开始实施了。
工程竣工后,将惠及整个城区1.56万居民,排水收集率将提升至95%以上。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作为“十四五”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通过地下管网改造撬动城市空间重构——借此契机同步修复部分破损道路。值得关注的是,工程采用雨污分流设计,雨水经净化后可直接回补河道,实现“治涝”与“节水”双赢。
丹巴县城区排水防涝建设项目总监谈思源告诉记者,“项目完成后,可以有效地提升城市的排水防涝能力,完善雨污分流系统,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打造更舒适的宜居环境”。
春日的阳光洒在正在铺设的透水砖上,这些印着嘉绒藏族纹样的地砖,不仅承载着城市更新的现代理念,更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