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创新治理方法“聚合力”。创新“村社+部门”联治方法,依托“办不成事”受理服务窗口,采取“梳理需求+会商研判+点球承办+跟踪督办”方式,联合解决污水处理、农网改造、环境整治提升等民生实事50余件。深化民族团结进家庭活动,聚焦群众“急愁难盼”问题,目前累计开展志愿服务6000余场(次),解决群众难题500余个。
⑵健全自治体系“提效能”。创建“碉楼协商”“矛盾纠纷调解室”等家门口议事协商平台140余个,推动“有事来协商”进村组、进小区、进网格200余场次。建立交通疏导队、“妈妈演出队”等队伍300余支,吸纳老党员、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等100余人加入,拓宽群众参与治理渠道。
⑶优化网格服务“强保障”。健全“县综治中心+乡(镇)管理分中心+村(社区)管理站+网格员”四级网格化管理平台,规范工作流程,目前累计通过信息化手段办理民生事项600余件。推行“网格+”模式,将全县网格调整优化为172个单元,组建理论宣传、助老托幼、法律服务等志愿服务队50余支,有效延伸网格治理触角。